9月7日,顿巴斯前线突然出现5支陌生部队——来自拉美的“西蒙·玻利瓦尔营”“特别拉丁旅”等雇佣兵分队,扛着西方武器仓促布防。这是欧洲26国“停火后派兵”承诺落空后,乌军找来的“应急援军”。
可没等雇佣兵站稳脚跟,俄军就换了狠打法,直奔乌军后勤命脉下手,炸断日均通行18列军火列车的克留科夫桥,顺带端掉多个雇佣兵据点。乌军靠雇佣兵续命,俄军专攻后勤,美国只喊口号不办事,这场仗的水,越来越深了?
先看这5支拉美雇佣兵,说是“援军”,实则更像乌军的“炮灰填线队”。他们大多来自哥伦比亚、墨西哥,不少人带着缉毒或反政府武装的“野路子”经验,被高额报酬骗到乌克兰,结果一到前线就傻了眼。
乌军把他们当“耗材”用,扔到最危险的阵地,指挥混乱还克扣补给。之前已有4名墨西哥雇佣兵死在乌军部队里,家属连赔偿金都拿不到。
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骂这是“对国家的掠夺”,可架不住美国在背后牵线搭桥。美国不敢直接派正规军,就用雇佣兵当“白手套”,既避开参战舆论,又能让战事继续耗下去,算盘打得精。
展开剩余68%俄军这次换打法,算是抓准了乌军的死穴。过去跟乌军拼阵地攻防,虽能推进但伤亡不小,现在直接调转枪口打后勤。克留科夫桥是波尔塔瓦州的物流枢纽,每天18列军火车从这过,拉着“海马斯”炮弹、无人机零件等关键物资,桥一炸,前线乌军立马面临“弹尽粮绝”。
俄军还顺带炸了基辅的重型设备修理厂、苏梅的雇佣兵据点,等于既断了乌军弹药补给,又敲了“外援士气”。这种“掐脖子”战术比正面硬刚高效得多,管你来了多少雇佣兵,没枪没弹照样守不住阵地。
就在俄军占尽优势时,特朗普突然喊出“准备第二阶段对俄制裁”,但这话却透着心虚。他9月3日还说“没启动二、三阶段制裁”,7日就改口“已准备好”,可问具体措施,半个字都不说。说白了,这就是喊给欧洲和乌军听的“打气话”。
美国现在想让俄乌继续耗,却不想真惹怒俄罗斯——真加大制裁,俄断了欧洲能源,美国自己也得承受通胀压力。特朗普玩的还是“平衡术”,既要让乌军觉得有靠山,又不想跟俄彻底撕破脸,本质是维持“打而不崩”的局面,好坐收渔利。
乌军现在陷入两难。欧洲26国派兵是“画饼”,拉美雇佣兵是“炮灰”,后勤被断连弹药都供不上。泽连斯基急着催美国兑现制裁,可特朗普只给口头承诺,不给实际动作。
更糟的是,雇佣兵见势不妙开始跑路,有消息称“特别拉丁旅”已有十几人偷偷溜出阵地,毕竟他们只为钱打仗,没人愿意替乌克兰送命。
接下来,俄军会把“断后勤”进行到底,盯着乌军的铁路枢纽、港口打,让西方援助彻底进不来。特朗普可能会搞点“象征性制裁”,比如列几个俄罗斯企业黑名单,却不会动真格。
欧洲26国还是会继续观望,谁也不想第一个派兵触怒俄罗斯。乌军只能靠更多雇佣兵填线,但这不过是拖延时间,改变不了前线被动的局面。最终的主动权,正一步步落到掌握后勤命脉的俄军手里。
发布于:山西省嘉正网-上海股票配资招商-a股如何加杠杆-河南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