敖德萨港的夜空被撕开了一道血口子。
俄罗斯空天军的图-95战略轰炸机群从恩格斯基地倾巢而出,机翼下挂载的Kh-101巡航导弹如同死神镰刀般划破天际。
几乎同一时间,270架伊朗制造的“沙赫德-136”自杀式无人机从黑海方向扑向乌克兰腹地。
它们的首要目标,是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位于敖德萨港的17座巨型储油罐。
1.6万吨燃油瞬间化作火海。
爆炸冲击波掀翻了泵站屋顶,烈焰蹿升至150米高空,浓烟在卫星云图上蔓延上百公里。
这已是俄军十天内第二次轰炸该油库,8月8日的袭击已重创设施,而这一次彻底将其夷为平地。
现场乌军防空系统完全失效,俄军苏-35战机释放的全频段电子干扰让“爱国者”雷达屏雪花弥漫,20架自杀式无人机趁乱钻入油库核心区,温压弹头引燃的液态烃形成连锁爆炸云。
400公里外,另一场毁灭正在上演。
在波尔塔瓦州克列缅丘格市,乌克兰第三大炼油厂被8枚Kh-101巡航导弹精准贯穿。
导弹在500米高空抛撒1800枚集束子弹药,覆盖1.2平方公里厂区。
30吨重的催化裂化装置被冲击波抛向半空,天然气压缩站连环爆炸,大火吞噬整片天空。
这座日均处理15万桶原油的设施,供应着乌军前线70%的航空燃油,如今60%产能永久损毁,修复需18个月。
这场代号“雷霆-2025”的行动,是普京划下的红线。
就在24小时前的8月18日,乌克兰特工利用潮汐数据在克里米亚大桥5号桥墩底部引爆两枚1100公斤水雷,同时乌军第72机械化旅用“海马斯”火箭弹摧毁匈牙利边境变电站,切断该国85%石油进口。
俄国防部将此次反击定性为“对能源恐怖主义的对等报复”,而阿塞拜疆的能源资产因“踩线”成为首要打击目标。
阿塞拜疆的“能源野心”被炸得粉碎。
阿塞拜疆与乌克兰开通跨巴尔干天然气走廊,绕过俄罗斯直供乌方天然气;8月11日,巴库政府向基辅运送200万美元电力设备,并威胁解除武器禁运;OCAR油库被俄情报部门确认为乌军海上无人机的隐蔽补给站。
油库烈焰腾起时,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在凌晨紧急签署密令,立即解除对乌武器禁运,从“总统储备”中调拨122毫米炮弹、TRG-230火箭弹及千架“旗手”无人机。
巴库军港的报复行动比谴责更快。
悬挂塞浦路斯国旗的货轮“阿斯塔拉”号连夜装载首批军火驶向格鲁吉亚波季港,预计48小时内抵达敖德萨。
阿塞拜疆同时开放三处军事基地供乌克兰飞行员换装JF-17战机,技术顾问团随机出征。
这彻底撕碎了外高加索最后的中立面纱,2024年12月俄防空系统误击阿民航客机致38人死亡后,巴库驱逐24名俄外交官、关闭俄新社分社,并与世仇亚美尼亚在白宫握手言和。
俄军的战术密码藏在成本账本里。
单架“沙赫德-136”无人机造价仅2万美元,而乌军发射一枚“爱国者”拦截导弹需耗费400万美元。
俄军7月向乌克兰发射6297架无人机,相当于2024年同期的14.7倍,单日最高投送量达364架次。
这种“蜂群消耗”战术先瘫痪防空系统,再由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实施致命一击,在克列缅丘格炼油厂战役中,3枚10马赫飞行的“匕首”仅用6分钟就汽化了乌军“爱国者”雷达站。
顿涅茨克前线的炮火为能源战按下伴奏键。
8月19日当天,俄乌双方在红军城爆发186次交火,创下冲突强度新高。
俄军“中部”集群用T-80BVM坦克猛攻乌军据点,而乌军宣称单日击退67次进攻。
战场镜头聚焦于坦克对决时,俄国防部特制的空袭慢镜头视频《烈焰图腾》正在社交媒体疯传,油罐爆炸的毁灭美学24小时内点击破亿,比导弹更锋利的认知战匕首已刺穿舆论场。
阿塞拜疆的油库残骸仍在冒烟。
焦黑的储油罐扭曲成怪异雕塑,泵站控制室的仪表盘熔化成金属泪滴。
货轮“阿斯塔拉”号正穿越黑海风暴区,甲板下土耳其制造的TRG-230火箭弹随浪颠簸。
里海油气大国的赌注与俄罗斯的钢铁熔炉碰撞瞬间,没有赢家,只有燃烧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嘉正网-上海股票配资招商-a股如何加杠杆-河南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